山東師范大學專業學位生研究生培養方案
( 領域類別教育碩士)
一、培養目標 |
生物學科教育碩士教學方向是培養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和生物學科教育、教學工作能力,具有較高水平的基礎生物學學科教學的骨干教師。其基本規格如下: 1、熱愛教師職業和生物學科教學工作,有志于生物學科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與研究,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感和較高的道德素養。 2、具有較寬厚的文化基礎和生物專業知識,具有較高的教育素養,在教學方面視野開闊、現代意識與創新意識強,具有較強的生物學科教學研究能力,能勝任生物學科重要教學崗位。 3、能比較熟練地閱讀生物學的外文資料。 4、身心健康。 |
二、學習年限 |
學習年限為二至四年。脫產攻讀學位者學習年限一般為二年(其中一年在校學習,修滿課程學分;一年回原單位實習,并撰寫學位論文);在職攻讀學位者學習年限一般為三年(含撰寫學位論文),最多不超過四年,其中累計在校學習時間不得少于半年。 |
三、研究方向 |
生物學科教學 |
四、課程設置與考試要求 |
組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授課方式 |
考試方式 |
備注 |
A |
J000004 |
教育學原理 |
54 |
3.00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J000005 |
英語 |
216 |
3.00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J000006 |
教育心理學 |
54 |
3.00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J000001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54 |
3.00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C |
J000002 |
教育技術學 |
54 |
3.00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J000003 |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
54 |
3.00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J014011 |
中學生物教學改革與研究 |
54 |
3.00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J014002 |
中學生物學實驗設計與研究 |
54 |
3.00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J014003 |
現代生命科學進展 |
72 |
3.00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J014001 |
生物教學論 |
54 |
3.00 |
1 |
面授講課 |
筆試 |
|
D |
J0140010 |
免疫生物學 |
36 |
2.00 |
1 |
面授講課 |
考查 |
選2-9 |
J0140011 |
|
36 |
2.00 |
1 |
面授講課 |
考查 |
J0140012 |
分子生物學 |
36 |
2.00 |
1 |
面授講課 |
考查 |
J0140013 |
綜合實踐活動 |
36 |
2.00 |
1 |
面授講課 |
考查 |
J0140014 |
生物學課件設計 |
36 |
2.00 |
1 |
面授講課 |
考查 |
J014004 |
生物學教學技術 |
36 |
2.00 |
1 |
面授講課 |
考查 |
J014006 |
生物學史 |
36 |
2.00 |
1 |
面授講課 |
考查 |
S014030 |
神經生物學 |
36 |
2.00 |
1 |
面授講課 |
考查 |
S0140521 |
環境生物學 |
36 |
2.00 |
1 |
面授講課 |
考查 |
|
備注: |
A公共基礎課程 |
B專業基礎課程 |
C專業必修課程 |
D專業選修課程 |
E公共選修課程 |
F補修課程 |
|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要求 |
|
六、培養環節 |
1. 自學計劃的制定和實施:自學是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學員入學之后要在導師組的指導下,根據課程學習、教學實踐和撰寫學位論文的需要制定自學計劃。自學的考核方式一般為讀書報告或學術論文,由導師組對教育碩士自學計劃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和考核。 為加強本學科教育碩士文獻閱讀與檢索能力的培養,本方案列出了本學科教育碩士必讀的主要經典著作、專業文獻和專業學術期刊25種,學科組將根據本學科特點以研討、讀書報告等形式進行考核。 2. 論文開題:教育碩士入學后,脫產學習的學員最遲在第二學期末、在職兼讀的學員最遲在第四學期末,要確定學位論文的題目,寫出論文工作計劃,并通過論文開題報告論證。通過開題論證后方可撰寫學位論文。論文選題應結合本職工作,密切聯系實際,研究和解決基礎教育生物學科教學中存在的重點問題。論文形式可以是基礎教育生物學科教學的專題研究,也可以是高質量的調查研究報告或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3. 實踐活動: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必須進行實踐活動。實踐活動一般由學員回原單位進行。實踐活動為本學科教學實踐活動,實踐期間至少舉行一次校級以上公開教學,并提交相應得教學活動記錄及主管部門的評價。教育碩士參加實踐活動應填寫相應表格,并由導師組提出考核意見。 4. 論文工作檢查:撰寫學位論文是整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論文要密切聯系實際,突出生物學科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特色。原則上,教育碩士論文寫作時間不少于一年,其中在校累計時間不少于三個月。為保證教育碩士按期高質量地完成學位論文,在其開題到論文答辯期間,導師要定期檢查其論文的進展情況,并根據需要確定其返校的時間和次數。 5. 科研活動:為保證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授予質量,教育碩士在論文答辯前應以第一作者在正式學術期刊上發表1篇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 6. 學位論文答辯、學位授予按國家和學校有關規定執行。 |
七、培養方式 |
本學科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職業背景的專業性學位,主要培養面向基礎教育生物教學的高層次人才。其培養目標、招生對象和培養模式等方面均不同于“學術型”研究生。為此,要求教育碩士的任課教師和導師必須首先明確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基本特征和辦學宗旨,在整個培養過程中因材施教,揚長避短,利用講授、自學和討論相結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學,重在加強教育碩士生物學科教學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的學習,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指導方法上,采取導師負責與導師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法,對教育碩士論文開題、論文中期檢查等教育環節,由導師組集體討論決定。教育碩士任課教師和導師要教書育人,定期了解其思想狀況、學習和科研狀況,全面關心教育碩士的成長,并予以指導幫助。 導師或指導小組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新生報到注冊后組織制定教育碩士的個人培養計劃。 |
八、必讀書目 |